事實上,根據福特首席技術執行官Raj Nair的說法,福特斥資10億美元主要用于研發被稱作“level 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達到這一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能力,而且不需要人類任何的指令輸入。
理論上來說:在未來幾年時間里——甚至很短時間內——部分技術創始人和工程師組成的初創公司將面臨兩種選擇,退出或者找尋其他的融資渠道,而且將會以極快的速度進行更替。這是一個誘人的發展方向。最近,身處硅谷的這些初創公司經歷著并不算太多的IPO募資。
看到這些初創企業今天的發展,讓外界回想起數年前社交網站Facebook所經歷的那些令人鼓舞的場景。當初Facebook通過收購Instagram、 WhatsApp和Oculus快速取得成功——這些公司的業務都被成功地移植在了Facebook的平臺上,而Facebook也因此成為了面向未來的社交網絡。
現在,這種行動已經開始大步轉向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硅谷中的所有主要玩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特斯拉最近就對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的前負責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和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Anderson)提起法律訴訟。特斯拉認為,他們曾在2015-2016年負責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項目,現在剽竊了特斯拉的知識產權內容,并用于一個新的合資企業Aurora Innovation公司的業務發展。
在這場訴訟案中,外界還聽到更為有趣的言論:Autopilot系統的功能可以內置到每一輛特斯拉汽車中,并且可以通過無線連接的方式免費獲得持續更新。該系統目前也被廣泛認為是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最先進、最安全和最可靠的無人駕駛技術。
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你追我趕的競爭過程中,傳統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創造了一個快速成長的研發環境。那些由程序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憑借很少的演示軟件就可以被天價收購。Cruise Automation公司是一個由40位員工組成的小企業,2016年8月份,這家初創公司被通用以近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此外,搭乘行業巨頭Uber也收購了Otto公司,后者也是一家從事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研發的初創企業。在Otto公司成立七個多月后,它就以超過6.8億美元的價格被Uber收購。
斯特林·安德森和他的生意伙伴們決定,自己也要走出一個類似的發展命運來。來自彭博社的報道稱,這種動態發展的趨勢引起來自谷歌創業者們的注意,他們開始自立門戶發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而谷歌關于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相關的支出也已經開始出現倒退。彭博社調查指出,從2016年開始,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研發部門離職人員的數量在逐步增長。
知情人士稱:“谷歌的部分業內人士對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步伐感到沮喪”而其他人則想創建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公司。而規模巨大的研發支出也加劇惡化了這一形勢,因為留下來的研發團隊人員只能獲得很少的經費支持。
目前在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領域,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正在尋求走內部自主研發和外部并購相結合的發展道路。有一種想法是,一些對此充滿熱情的技術專家可以快速取得進步,因為他們能夠擺脫大公司所遭遇的官僚層面的束縛和因此造成的分心。但也只有大企業才具備將無人駕駛汽車大規模推向市場的制造能力。
對于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未來,通用和福特已經投入巨大的賭注。其他部分汽車制造商也已經進入這一領域。由此來看,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也會在未來產生巨大的發展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