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對汽車制造、空間探索以及清潔能源領域的大膽拓展使得投資者對特斯拉公司的熱情大幅升高,然而也有不少質疑者正在關注他能否實現到2018年每年生產50萬輛汽車的承諾。
如果上述承諾能實現,意味著特斯拉的年產量相較于2016年增長了四至五倍。有數據顯示,特斯拉在2016年第四季度內的汽車產量達到24882輛。
特斯拉在去年5月宣布已經收到37.3萬筆每筆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 6863元)的Model 3(可退)訂金,由此反映出消費者對Model 3的高度認可。截至發稿時,該公司還未對訂單數據進行過更新。根據電動交通運輸協會(Electric Drive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公布的數據,2016年美國市場全電動汽車的總銷量只有84275輛。
向設計目標轉移
了解Model 3投產時間表的消息人士表示,埃隆·馬斯克為Model 3定下的量產時間表太過激進,另外特斯拉在最后關頭對Model 3設計語言所做出的修改也會對上述時間表的實施產生巨大影響。對車輛設計方面做出哪怕是一點點的小改動都會造成Model 3的延遲投產,與此同時還會使得供應商因重新開模等工作而需要承擔額外的成本。
馬斯克在去年7月曾表示Model 3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去年5月向公司股東表示Model 3的生產工藝十分簡單,沒有像Model X那樣導致延遲投產的復雜設計。
通常來說,汽車制造企業只會對已經“設計完成”的車輛進行最低限度的調整和修改,造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使得車輛外形更加合理以及提高車輛安全性等等。
一位知情人士上周曾透露Model 3的設計修改工作仍在進行中,其可能會影響最終的投產進度。特斯拉對Model 3的設計工作是否還在修改中表示不置可否。
此前特斯拉推出的Model S轎車和Model X跨界車就因為延期投產和上市初期質量存在問題而被業內關注。
正是由于特斯拉有過類似“前科”,分析人士才會對Model 3在今年7月得以投產的計劃提出質疑。巴克萊的分析師布萊恩-約翰遜(Brian Johnson)在當地時間1月3日的備忘錄中寫到:“我們認為在2017年內Model 3將無法交貨給客戶。”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 )在當地時間1月19日的備忘錄中指出,Model 3的投產計劃或將延遲至2017年晚些時候啟動。